全自动钉箱机工艺调整知识
对于全自动钉箱机来说,工作人员要了解其构造和工作原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只有了解了工作原理,才能够实际操作,而且还对于工艺进行随时的调整,以此来避免程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那么全自动钉箱机的操作技巧有哪些呢?比如说下面从上料部分、粘贴部分、折叠部分、钉钉部分、堆放部分来讲解全自动钉箱机的操作和工艺调整知识。
送纸段分析
目前送纸带有两种,一种是真空吸纸带,另一种是普通平带。毫无疑问,真空吸纸带吸力越好,送纸效果越好。
表1:真空吸附带与皮带的优缺点比较
来解决这些元素
优势
缺点
真空吸收带
通过皮带冲孔,增加皮带的吸附力;精确定位;适用于翘曲纸板的生产。
更高的价格;机理复杂,维护比较频繁,需要频繁除尘等处理。
平皮带
由自身摩擦驱动的;组织简单,价格便宜。
定位相对真空吸附带不易调整;
对板的平整度要求较高。
第二个是调整挡板,挡板,前挡板的作用是让当前的纸板运输过去,同时防止下一块纸板,所以挡板的高度是纸板的厚度约1.5倍。
对于后挡板,尺寸要比纸板的实际尺寸大2-3毫米,这样纸板就容易掉下来。另外,纸板的高度也不要太高,因为太高摩擦力太大,下面的纸板就不容易发出去。
上胶分析
全自动钉箱机的粘贴部分有两种涂胶方式,一种是喷胶,另一种是涂胶。上胶分为上胶和下胶。上翻式,是指把胶水涂在纸板下面;低迷型,是指在纸板上涂胶,这是由打胶机的类型决定的。
喷胶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当然喷胶比喷胶好,但是喷胶系统还是比较贵的,所以目前的胶水使用较多。如果公司资金允许,建议使用喷胶。
2:喷胶和胶水的区别
上胶方式
优势
缺点
喷胶类型
涂胶量准确;不易溢出胶水;调节方便,可通过气压调节;一般匹配反向折叠。
胶头容易堵塞。
胶水类型
简单的机制;一般配套向上折叠。
调整不方便,因为胶水的粘度等变化会造成胶水质量的差异,如胶水过量,胶水量不足。
糊轮间隙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上,贴轮间隙应比纸板厚度低1毫米,也就是说,纸板刚脱落1毫米的情况下,涂胶量是合适的。在生产单瓦时,糊轮高度应适当调整,一般只需0.5 mm即可。
粘贴的位置在粘贴的时候也很重要。粘贴位置应保持在距开槽边缘7mm处。若粘贴位置离槽口太近,容易溢胶;如果离得太远,胶水不能溢出来,会产生附着力差的现象。
折叠部分分析
斜轮带式的原理是将皮带弯曲摇动盖板折入,同时利用斜轮挤压内部的压力线,使压力线更好的形成。
全自动钉箱机在折叠部分,有些设备的后面有一些可以调整的轮子,称为修正轮。我们可以通过校正轮进行二次校正。如果有些设备没有纠偏轮,则采用斜轮进行早期纠偏,直接采用带式和直列辊式。当然,这类设备使用倾斜轮进行早期修正和后修正轮。服务热线 0317-76628
以上简要的跟大家分析了全自动钉箱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叠放等相关的问题,希望对于有需要的消费者,能够提供帮助。